C 林淑芬

C 林淑芬 簡歷

林淑芬  kerstin@nccu.edu.tw

研究專長 鄂蘭哲學、海德格哲學、現象學倫理學、政治哲學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碩士

天主教輔仁大學德語語文學士

現任 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曾任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執行106年度HKR「博士論文改寫為學術專書計畫」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兼任講師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竹聖經學院兼任講師

開設課程 實踐哲學導論、漢娜.鄂蘭論思考 鄂蘭哲學導論、現象學導論

海德格哲學導論、奧斯定的《懺悔錄》、政治哲學、西洋文明史

西方思想史(近當代)

研究重點 鄂蘭哲學、海德格哲學、現象學倫理學、政治哲學

 

  1. 著作公開部分

學位論文:

  • 《愛與自由:漢娜‧鄂蘭的政治存有學》,博士學位論文,國立政治大學,2015年。
  • 《海德格思想中的上帝問題》,碩士學位論文,國立政治大學,1995年。

專書論文

  • 〈鄂蘭的「新生」概念與多元他者 ——以《愛與聖奧古斯丁》為起點〉,《邁向多元他者—— 當代中華新士林哲學及其發展》,輔仁大學出版社,2021年2月。
  • 〈在衰老與成長之間守護「新生」—從鄂蘭的敘事行動反思世代政治〉,《華人倫理實踐:理論與實務的交會》,政大出版社,預計2021年11月出版。
  • 〈漢語神學心靈的激盪〉,《文化基督徒:現象與論爭》,道風書社,1997年。

會議論文:

  • 〈自然存有論視域下的照護—哲學與生態人類學的交會〉,【台哲會年會】2020年學術研討會「哲學應用?應用哲學?哲學走向世界」,2020年12月19-20日。
  • 〈華人文化下的政治創傷與照顧:以「二二八平安運動」為例〉,「2020照顧哲學 實踐與意義建構—危機轉型中的華人文化主體性:醫療與照顧」研討會,2020年12月04-05日。
  • From the logic of choice to the logic of care: Exploring the implication of care for subjectivity, 2019 Sinophone Stud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s International Young Scholars Conference, Nov. 19th -20th.
  • 〈從選擇的邏輯到照護的邏輯—試論照顧主體性的意涵〉,第二屆東亞臨床哲學會議:現象學、人文臨床與倫理學,2019年10月19-20日。
  • 一個孩子降生到我們中間:漢娜.鄂蘭的「新生」概念,《邁向多元他者》學術研討會,2019年7月10-11日。
  • 〈在衰老與成長之間守護「新生」—從鄂蘭的敘事行動展開世代生成經驗的一種嘗試〉,「言語、意義與行動」華人倫理實踐論壇,2018年12月7-8日。
  • 〈猶太傳統與包容性政治—從鄂蘭對猶太現代性的反思談起〉,台灣哲學學會2018年度學術研討會:「哲學與實踐」專題討論,2018年11月10-11日。
  • 從「我」到「我們」—— 從鄂蘭的視域看判斷力與政治共同體的構成,第五屆道與德研討會—美感與道德感的新視野,2017年。
  • Freedom and Love: Arendt’s Thinking of the Political in the light of St. Augustine ,the Master Class in Phenomenology for Asian Scholars: “History and Politics from Husserl to Arendt”, 2013.
  • 〈意志與愛:鄂蘭對奧古斯丁神學的轉化〉,台灣哲學學會2012年「道、覺知與規範」哲學研討會。
  • 〈愛與漢娜‧鄂蘭〉,第三屆南北五校哲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武漢大學哲學學院主辦,2010年。
  • 〈優納斯論科技時代的倫理學與責任〉,台灣哲學學會「價值與實在」哲學研討會,2007年。

期刊論文:

  • 書評︰李章印︰《解構—指引︰海德格爾現象學及其神學意蘊》,《哲學與文化》第卅八卷第三期。

校譯:

  • 《耶穌會如何解構?—— 後現代主義給教會的好消息》,John D. Caputo著,陳永財譯,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

學術演講:

  • 從公共神學的觀點看政治創傷與照護—以二二八平安運動為例,輔仁大學宗教系「宗教與社會」系列演講,2020年11月4日。
  • 記憶.言說.共通感—漢娜.鄂蘭的政治世界現象學,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研究群,2017年12月16日。
  • 行動.記憶.敘事—漢娜.鄂蘭的政治人文主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7年4月24日。
  • 優納斯論科技時代的倫理學與責任,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2017年4月11日。
  • 思想的行動—從漢娜.鄂蘭生平紀錄片來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課堂演講,2017年3月2日。

公開演講:

  • 「哲學這玩意兒!」,台北東門教會少年團契,2021年1月17日。
  • 「放手.讓生命流動!」銀髮自主教材第三課,台北東門學苑,2020年9月24日。
  • 「複數」的還是「平等」的政治?,梅洛龐蒂讀書會、政治大學現象學研究中心共同主辦,2019年11月22日。
  • 〈公共性課題—海德格和漢娜鄂蘭〉,梅洛龐蒂讀書會、政治大學現象學研究中心共同主辦,2019年1月11日。
  • 【PHEDO遛哲學】 #14 〈生命作為敘事——從鄂蘭的行動理論展開世代生成經驗〉,phedo—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2018年12月15日。
  • 〈鄂蘭:公共領域現象學〉,PHEDO夏日系列講座—【二十世紀現象學的系譜:從胡賽爾到德希達】,2018年8月18日。

 

  1. 自己的研究和中心的關係

本人博士論文以《愛與自由—漢娜.鄂蘭的政治存有學》為題,展開鄂蘭所承繼自海德格對存有意義的探問,作為「在世存有」的此有(Dasein)如何在世界中展開與其他存有者共存的關係不僅是鄂蘭政治理論的主軸,也是本人一向關注的主題。鄂蘭區分了「自由」和「自主」,「自由」並非個人主義式的 自我決定,而是關係性的協同行動。「世界」對鄂蘭 而言,是「文化」的概念,人的行動(言說與行蹟)雖為無形的,卻可更新有形的世界(文化);在共同的世界中,由複多的(plural)行動所構成的公共領域作為文化創生的場域,蘊含著新生的能量,鄂蘭稱之為「啟新」(new beginning),當啟新回饋到共同世界,便促發共同世界有新的樣貌。就此而言, 個人與世界乃是處在動態的、辯證的、流動的互動過程中,「我」不是封閉的、 清晰的、明確的主體,而是崁入世界之中,為世界所貫穿,卻又同時形構了世界。如此,「我」乃是倫理的主體、為文化所孕生,卻又孕生著文化,在此一向度下,我們可將鄂蘭的公共領域理解為「之間」(in between),這個動態的「之間」可以是文化「之間」、世代「之間」、照護者與被照護者「之間」,簡言之,鄂蘭的政治理論並不被侷限於政治科學,而是關涉「政治之物」(the political)的人類事務領域。

本人將此理解擴展至具體實存的政治、文化脈絡中,包括當代全球化處境下的「公共性」議題、台灣本土社會處境中的倫理主體。前者主要聚焦在民主政治的限制,後者則將關注放在台灣社會益發嚴重的世代問題。準此,本人將研究重點放在全球化處境下的多元他者,現代文明高度發展下華人社會文化所面對的文化衝擊與調適、華人社會家庭脈絡下的創傷與照顧等,嘗試拓展現象學的實踐面向。

 

  1. 如何思考「華人文化」、「華人主體性」以及「華人文化主體性」這三個概念及其彼此的關聯?如何從台灣脈絡與全球脈絡思考華人文化主體性?

  • 怎麼理解「主體性」?

「主體性」無疑是後現代思維中相當棘手的問題。現象學致力於從「交互的」(inter)或「在…之間」(between)來反思近代西方主體性,從現象學的角度來看,人類的存在是在自身中聚攏的,正如它同時又是向自身偏離的;它停泊於自身之中的中心,卻同時由自身中向外延展。行為者不再是自主的主體,而是處於關係中的主體。胡賽爾將這個中心解讀為「相關性」(Korrelativität),羅姆巴赫(Heinrich Rombach)則其理解為「共創性」(Konkreativität),透過「相關性」或「共創性」,中心轉向它的邊緣,轉向他人的深度和自身的深度。因此,個體的或社會的位置不僅由其中心決定,而且首先是由其邊界決定:邊界表明對本己的肯定並且超越它向外延伸。換言之,主體在向中心聚攏的同時,也朝向他者;「主體性」所隱藏的更深層次的含義乃是「交互性」。

  • 文化主體性是什麼?

如果「主體性」概念的深層含義是「交互性」,那麼,文化主體性就標示著文化本身就具有相互性,是以,文化主體性是在時間和空間中,透過一次次地面對文化他者,所經歷一次次地自我理解、自我詮釋、自我認同的生成(becoming)過程,同時也朝向他者,自我走出、自我超越,藉此成就了文化的動態發展結構。

  • 該如何理解華人文化?

如果華人文化是「華人」的文化,那麼,華人文化便與「華人」這個概念有關,雖說華人文化源生自族裔意義上的華人,但因文化本身的交互性與能動性意涵是奠基在語言,亦即文化的動態發展是存在透過語言不斷走出自己的過程,因此華人文化並不封限於族裔與血緣,而與語言的關聯性更為密切。然而,當我們將「華人文化」理解為以「華語語系」為母語之社會所形成的文化生活時,必須說明「華語語系」的涵蓋範圍有多廣?這個涵蓋範圍是否適用於所有的處境?抑或,「漢語」的涵蓋範圍更甚於「華語」?「漢語」和「華語」的採用涉及了具體時空處境下文化與政治的關聯。以台灣為例,因歷史因素使然,許多人將「華語」理解為過去歷史中標示著壓迫的「國語」,即1949年大規模移民所使用的語言,對立於1949年以前早期移民所使用的閩南、客家等母語,因此將「華語」一詞上升到國家認同的層次,而以包含閩南、客家、原住民族語的「母語」概念來對抗之,以召喚新的國家認同。是以,在台灣處境下,使用「華語語系」來定位華人文化面對著一定程度的困難度。不論是「離散說」背後以中國為中心的敘事或是「反離散」所標示去中心的多元敘事或許皆可藉由反思前述「主體性」概念本身所具有中心與邊緣之間的動態往返而達到更深層次的意涵:「離散說」從中心出發,「反離散」作為對反的概念,解消以中國為中心的思考,是從非中心的觀點出發,然而,即使是「反離散」,在個別時空處境下也同樣須面對中心與邊緣的往返。

  • 從臺灣脈絡思考華人文化主體性:

以台灣歷史為例,歷經政權更迭、不同文化移民的移入,台灣文化不斷歷經他異與同一(認同)的過程,儘管「在地性」或「本土性」論述崛起,強調台灣認同,仍然無法迴避中心與邊緣動態往返的過程,華人文化作為台灣社會的主流文化,從明鄭、有清、日治,到中華民國,不論其是否出於自主,皆已歷經了中心到邊緣,復又返回中心的歷程,在時間的流變中,華人文化在台灣已經呈現了不同的風貌。今日當我們在台灣談華人文化主體性時,對「主體性」概念的理解與釐清是必要的,「主體性」不是支配或統治,而是向他者開放的交互性,即主體是由諸他者所構成,既是中心,又是邊緣,我們在論述華人文化主體性時,務必強調這一點,而在實踐層面,則可以藉由現象學的描述,從宗教、歷史、社會、倫理等層面,呈現華人文化如何因為與異他文化的遭逢而呈現新的風貌或意涵,而因為文化是交互性的,如何從異他文化來看其所受到來自華人文化的影響也是可行的方式。台灣因為歷史因素使然,文化建構或歷史建構的論述並不少見,但建構性的論述傾向於否定生活世界的事實性,在名為自主的論述下否認被給予性,不僅產生疏離同時衍生張力,是以,今日台灣或許更需要在生活世界的事實性上展開文化論述,如此或能獲致對華人文化在台灣新的視域,甚或有助於台灣認同。

  • 以全球脈絡來看華人文化主體性:

在新冠肺炎、港版國安法相繼引爆中國民族主義對全球倫理與秩序的威脅之際,如何思考華人文化更是當務之急。首先,台灣民主發展的過程始終伴隨著掙脫任何台灣之外的國家民族的控制和支配(主要針對中國民族主義),近年更有「公民民族主義」的論述,該論述建基在理性、自由、平等的理念之上,強調台灣人應認同「台灣」這個國家,無關乎血緣、祖先、文化及種族(或族群)層面的認同。台灣民族主義之中,「民族」並非特指和獨尊特定的台灣族群(如臺灣閩南人、臺灣客家人、臺灣外省人和臺灣原住民族等),而是指任何認同台灣價值的台灣公民所形成的的群體。因此,台灣民族主義宣導一種由原住民、閩南裔、客家裔、台灣戰後移民及所謂「新住民」等所有族群所共同擁有的民族身份。如此論述是以諸如理性、自由、平等之類的西方現代性理念取代族裔或文化的概念,是將西方現代性的理念視為超越一切文化的普世價值;然則,當我們對台灣作為全球華人世界第一個民主國家進行思考時,卻可以進一步反思:華人文化思維中是否蘊含著民主、自由、平等的現代性?此現代性思維如何對比於西方現代性?尤有甚者,可以透過對比與彼此的外推(strangification)而使兩者得到豐富。就全球脈絡來看,西方現代性的發展已遭遇瓶頸,後現代對現代進行反思,但仍限於西方世界,如何在全球的視野下,反思由西方現代性所衍生的全球化,亟需不同於西方視野的華人文化視域,如前述,此一華人文化主體性的思維並非近代西方主體性的支配、統治模式,而是關係中的主體,即交互性、共構性的主體概念,台灣作為華人世界第一個民主國家,在特殊歷史機緣之下,受惠於民主制度的保障,得以有開放的條件,保有華人文化此一融攝、能動與更新的特質,除了可為世界漢學研究貢獻較好的對於華人文化理解的可能性外,尤有甚者,可對如火如荼的全球化和中國民族主義的全球擴張提供另一種「全球化」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