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快訊】十九至二十世紀之交,澳門的中國藝術與詩

【講座快訊】十九至二十世紀之交,澳門的中國藝術與詩

▍講題:十九至二十世紀之交,澳門的中國藝術與詩
▍主講:丁小雨(Caroline P. Ting)(里約熱內盧州立大學哲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主持:陳慧宏(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時間:12月25日(五)14:00-15:30
▍地點:國家圖書館文教區301會議室

▍主辦單位: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

▍簡介:

雖然16世紀的葡萄牙人是最早的訪華常客,因此催生了歐洲漢學,但相較其他歐洲國家,葡萄牙的漢學學術發展尚欠穩定。19至20世紀之交,東亞藝術如何呈現在葡語世界裡?澳門社會重要的藝術品收藏家José Vicente Jorge (1872-1948),於1940年發表《中國藝術札記》(Notes on Chinese Art)。內容包含他50多年來的版畫、圖畫等私人收藏,參觀者無不視為博物寶庫。Jorge對中國藝術物的收藏及整理編目,影響了另一位代表性的葡萄牙籍文物收藏家,即象徵主義詩人Camilo Pessanha (1867-1926)。1908至1911年間,Jorge在北京使館從事口譯工作,之後在澳門政府內擔任過不同職務。此時他出版兩冊提供旅居澳門的葡萄牙人學習中文的工具書──”San-Tok-Pun: New Method of Reading”。並與Pessanha一起翻譯”Kuok Man Kau Fo Shü – Chinese Lectures”(國文教科書),被新成立的國民政府所採用。

除漢語教科書外,Jorge對漢學的貢獻是他與Pessanha的合作。根據後者在葡文報紙《進步報》(O Progesso)的記載,Jorge幫他「揭示中國詩的秘密」;在同一個報紙裡,Pessanha在《中國輓歌》的標題下發表明朝的詩集。Pessanha與Jorge同為東方藝術的行家,他們的收藏包含唐、宋、明、清等朝代的繪畫、書法、錦緞、花瓶、青銅器、雕刻品以及陶瓷製品。印第安那大學西班牙與葡萄牙語學系榮休教授Darlene Sadlier寫道:「其中一些藏品跟16世紀初傳入葡萄牙的裝飾品是同一類,幾個世紀以來,它們與慕拉士(Wenceslau de Moraes,葡萄牙作家)、克羅茲(Eça de Queirós,葡萄牙小說家)的作品,一同型塑了葡萄牙人的遠東想像」。《中國藝術札記》中的收藏,現今被認為是中─葡歷史的視覺記憶,澳門文化遺產中值得關注的重要篇章。

詳見:國家圖書館

Facebook
Twitter
Pocket
Email
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

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

政治大學受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補助成立「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期能透過跨領域的研究整合,提高台灣在華人文化研究方面的國際能見度與學術水平,並期待因而能在華人學術圈中催生創新的思潮,讓全球共享中華文化的博大與精深。

官方網站

訂閱即時快訊

即將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