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即日起至10月10日止
成員資格:不限學校與系所,但尤其歡迎對世界基督教與中國基督教史有興趣者
▍閱讀文本:連曦,《浴火得救:現代中國民間基督教的崛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1。及數份本書書評。
▍時間與地點:週四12:00-14:00(確切日期、地點將稍後決定,原則上六次,預計十月中旬開始)
▍若有疑問,請逕洽 iapsianchin@gmail.com / 葉先秦(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主辦單位: 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
▍讀書會介紹:
近年來宣教學、基督教史、基督教人類學甚至神學等學科領域逐漸開始正視全球南方(Global South)或非西方(non-Western)基督宗教的發展以及基督宗教重心轉移(shifting center of gravity)的現象。因此,歐洲或北美的基督宗教不應再被視為唯一中心,也不應是理解基督宗教的唯一範型。這樣的概念被稱為「世界基督教」(World Christianity)。「世界基督教」強調基督宗教的全球性,並傾向對今時全球南方的基督教發展投以特別關注,此區域裡的基督教呈現對西方基督宗教的抵抗和異質性。「世界基督教」主張基督宗教是全球性的宗教,即強調其普遍性;同時,它也主張全世界的基督教並非同質、一致的,即強調其特殊性。有學者認為「世界基督教」的研究其實就體現了全球化理論的重要學者羅伯森所言「全球地域化」(glocalization),意即普遍主義的特殊化。「全球地域化」兼具「全球的視野」和「地域的關懷」,一方面它不是以西方基督教為中心而否定地方特性的視角,另一方面,它也不會以本地基督宗教為中心而否定西方視角的研究進路。宣教學者薩內(Lamin Sanneh)將世界性的基督教定義為一種「先前非基督教的社會中」發展成型的宗教形式,基督宗教已脫離「歐洲啟蒙架構」所支配的表達形式,成為一個 多元表達的世界宗教。「全球地域化」顯示全球化並非「麥當勞化」(McDonaldization)或美國化這樣宰制性或同化的,西方的事物在全球化進程中與非西方的地方文化交融並引起地方文化的抵抗,於是產生地域化。基督教在各地的發展而言亦是如此。
在全球南方的區域中,有別於拉丁美洲和非洲,亞洲的基督宗教相對較為弱勢且邊緣。且不應將亞洲尤其是東亞基督宗教與上述區域置於同一範圍而造成某種同質化的想像,故學者楊鳳崗稱之為「環球東方」(GlobalEast)。今日中國基督徒雖然人數可觀,但整體而言還是相對弱勢,與拉丁美洲和非洲有所不同。但相似的是,中國或「環球東方」同樣興起與西方基督宗教會遇後,經過融合和抵抗,成為「地域化」、「本地化」的本土基督教會,且同樣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這樣的趨勢在1950年代之前的中國就已經湧現,而且傳至世界各地華人社群,然而過往的中國基督教史的本土以及自立/獨立教會書寫偏重菁英或知識份子階層,以致草根階層這股深具滲透力的基督教勢力被忽略。而今「世界基督教」對非西方本土以及自立/獨立基督教的重視,使得這些教會得以躍上中國基督教史的舞台。本讀書會將透過耶魯大學連曦教授 的《浴火得救:現代中國民間基督教的崛起》一書的「中國民間基督教」框架探討這些團體和人物,並嘗試對此框架提出反思、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