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快訊】莊子物學

【新書快訊】莊子物學

作者:朱志學
出版社:國立政治大學政大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07
ISBN:9786269567065
系列名稱: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叢書A2006

書籍介紹

「物學」不受輝煌而理智的理科帝國的管轄,它屬於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的國度。它見於恣縱而不儻的形氣神之主體,游走於漫衍共振的氣化自然。它是對莊子的致意,也是從莊子之家的出走。此書以蔣年豐的臨終啟悟、余德慧的人文臨床、楊儒賓的漢語物學,串起一部《南華真經》。蔣年豐與余德慧都是四九之後臺灣出身的學界怪傑,他們沒有專業的莊子研究專書,卻都已跨出專業的藩籬,思想的觸角碰觸到莊子靈魂的基底。他們以出走回應莊子的呼喚,以生命押注在真理做莊的輪盤上,他們都是畸於人而侔於天的英豪。蔣年豐臨終前以《地藏王手記》叩響存在之門,他的推敲叩款之聲仍迴盪於幽明之際。余德慧從安穩的校園走到大山大海的後山,化心靈的技術之學為由技進道的技藝之學。他進入存在的旋轉門之前,現維摩示疾之身。蔣、余二君的平生力作雖然不是《莊子》的語言詮釋,卻曲徑旁通,大演〈天下〉篇與〈齊物論〉之天音。

作者介紹

朱志學,國立東華大學中文博士,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中文系博士後,臺灣中文學會第六屆(2018)【四賢博士論文獎】首獎得主。著有《莊子物學》。研究領域兼涉人文臨床、宗教療癒、臨終啟悟、身體空間、漢語物學與跨文化莊子學。治學取徑深受余德慧、蔣年豐「晚期風格」啟發,遂立意通過「受苦中的身心轉化歷程」以開拓當代漢語學術在人文療癒向度的跨域交織可能。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以莊子「物學」融貫當代臺灣學界兩大跨領域合作典範
第二節 研究主題:從「身體哲學」叩問莊子「物學」的超越性向度
第三節 研究主軸:奠基於「畸人」的「苦弱之力」而轉出「逍遙之境」的「人文療癒」線索
第四節 研究方法:奠基「跨領域視域匯流」的文本詮釋
第五節 文獻探討:從學術史視角察知典範移轉軌跡以掘發最新研究動態

第二章 蔣年豐奠基「臨終啟悟」的宗教轉向
第一節 主體中心論視域下被遺忘的身體:從一位負傷學人(wounded scholar)的臨終書寫談起
第二節 從「詮釋實踐者」到「倫理實踐者」
第三節 牟宗三路線或海德格路線?
第四節 「新人文主義」下的儒學重構
第五節 從「新人文主義」看《地藏王手記》的道家缺口
第六節 「地藏王風格」的儒學作為一種「後現代」宗教
第七節 從「有限身」到「無限身」:蔣年豐宗教轉向的深度演繹
第八節 牟宗三錯失的歷史契機
第九節 蔣年豐開啟的歷史先聲

第三章 余德慧「人文臨床」視野下的方法學變革
第一節 承「本土心理學」另闢蹊徑的實踐方向:從文化的、本土的心理學道路「殺進文化存有的根底裡去」
第二節 「人文臨床」作為一種方法學的變革
第三節 在「受苦現場」重煉人文學問
第四節 「人文臨床」的精神動向:朝向他者

第四章 楊儒賓「漢語物學」的學術系譜
第一節 從「心學的莊子」到「物學的莊子」
第二節 「漢語物學」三大典範
第三節 六朝隋唐佛教依「緣起性空」義決定的「物學」典範
第四節 北宋理學依「天道流行」義彰顯的「物學」典範
第五節 《莊子》依「物化」義開拓的「物學」典範

第五章 莊子物學的理論基點
第一節 回返莊子物學的文本基礎
第二節 「物化」的理路依據:以〈齊物論〉為探尋線索
第三節 解域「同一性思路」:從「單一視域維度」到「多維度視域」
第四節 應於化而「解」於物:物相的「解構」與物情空間的「解放」
第五節 「齊物之論」?還是「齊一物論」?

第六章 莊子物學的宗教維度
第一節 受苦現場
第二節 氣化之域
第三節 虛廓空間
第四節 迴盪空間

第七章 莊子物學思想的當代實踐示例──碑之為物
第一節 體物入微
第二節 作為「靈泊之所」的「物裡乾坤」
第三節 參萬歲而一成純:在「詩性時間」中展開的物化
第四節 無限遠卻親密相連:來自「物」的人文療癒
第五節 在古今「並置」的「詩性時間」中開拓身體的「異域感知」經驗
第六節 不忘來歷
第七節 書法與寫字的根本區別
第八節 叩問存有的遺骸:碑石變身的四重關隘
第九節 從「心石」到「心史」

第八章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十年蹤跡十年心

謝誌

書籍資料:五南網路書局

本文引用文字介紹及目錄、圖片均屬各著作人版權所有。

Facebook
Twitter
Pocket
Email
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

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

政治大學受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補助成立「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期能透過跨領域的研究整合,提高台灣在華人文化研究方面的國際能見度與學術水平,並期待因而能在華人學術圈中催生創新的思潮,讓全球共享中華文化的博大與精深。

官方網站

訂閱即時快訊

即將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