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
台灣社會面臨當前全球化轉型危機的處境,應當思考人文立國的新方向,以突破當前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模式造成的生態危機、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等問題;而自由民主制度卻無法有效應對突發的天災人禍,當前全球疫情蔓延正好曝露其脆弱性,而數位科技的濫用,也造成極端意識型態的加速散佈,以及專制政權對內行使侵害人權的監控、對外採行誤導性宣傳的禍害。培養具備獨立思考與批判反思的知識人,仍為人文教育的天職。故人文學研究應體察社會脈動,積極參與各種公共論述,喚醒陷於科技與經濟迷思的社會大眾對生活世界的覺察,並提升自我與群體的精神層次。
本中心忝為高教深耕計畫補助之特色研究中心,除研究外也肩負大學社會責任(USR)的使命,立基於人文學術,盡顯此一領域有別於理工科系對社會的貢獻。其實,人文學科未必自外於「產業界」,舉凡和社會企業、在地宮廟教堂與相關宗教組織、學校、社區大學的合作,均可視為另一種型態的產學合作,落實「在地臺灣華人」為具體研究與教學場域,實踐大學社會責任與社會實踐,將學術貢獻普及於社會大眾。
本中心透過照顧哲學、宗教田野調查、數位人文技術培訓與技術轉移、東南亞人文議題通識等面向接軌社會,並與前述各類單位協力合作,此般貢獻,自然科學未必可取而代之。尤以近日全球疫情仍見嚴峻,照顧哲學和宗教正是社會上難以取代的療癒力量。此外,今時推動的「新南向政策」與過往「南向政策」相較之下更為著重長久忽略的人文向度,本中心部分研究以東南亞為場域並非忽視在地,非但是力圖為歷來南向進程裡經濟活動掛帥的思維補足人文精神層次的缺乏,也正視東南亞在共時性和歷時性關連中與台灣的連結。
有鑑於此,增進國人對東南亞的認識以及提升對眼下台灣社會的族裔、文化日趨多元現象所需的多元文化教育乃勢在必行,本中心即承擔此一議題的部分任務。
01.
慈濟基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工作坊
本中心研究員陳志銘教授與資訊助理張鐘等人受慈濟基金會之邀,於8/28~8/29至花蓮靜思精舍舉辦為期兩天的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工作坊,為慈濟文史處的職員針對數位典藏理論與實務、數位策展、數位人文平台發展與應用等三個面向進行培訓課程,並分享本中心近三年所發展之數位人文平台與數位人文工具開發之經驗,協助對方建立其數位人文與數位典藏平台,並達成合作發展「慈濟多寶塔人物典藏資料庫」、「慈濟法髓觀點變遷與階層式主題工具」共識,此工作坊可做為中心開發之平台技術轉移至民間團體之案例。
02.
靜心中學數位人文工具輔助探究式學習課程計劃
本中心與台北市靜心高中歷史科合作發展課程探究學習模式,並使用本中心發展之「羅家倫先生文存數位人文平台」與「觀點變遷與年代劃分工具」輔助學生進行歷史探究學習活動,希望有助於學習者以不同的觀點以及視角了解欲探究之「歷史考察」問題,同時增進學習者對於歷史文本和脈絡的解讀與探究能力,結果顯示高學習成效的學生較願意使用數位工具輔助探索相關歷史議題。本計畫藉由人文學科專題方式,搭配數位分析工具,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及思辯能力,可作為各界有興趣進行數位人文教育課程之研究者、教師等示範課程。
03.
中心博士級研究員於新住民和東南亞文化NGO進行通識性授課與演講
博士級研究員葉先秦負責協助本中心與東南亞學術機構建立網絡關係,並籌辦東南亞華人研究的學術活動,同時開發相關議題的研究。深耕計畫不僅著重研究,社會責任與在地深耕亦為重要指標,而今日台灣社會移工與新住民的增加以及新南向政策的推動,東南亞已非遙遠的域外議題。基於前述特殊時空脈絡所致東南亞各國各族文化在台灣的落戶與交融,台灣社會將來可望具備較諸其他東亞國家更傑出的東南亞識讀潛力。有鑑於此,葉先秦於109年度在桃園望見書間、桃園新住民文化會館、SEAT台中南方時驗室(暨南大學與台中市政府合作)等新住民與東南亞文化NGO進行數次通識性的演講以及員工訓練,參與者多為社會人士,亦有新住民參與。此外,也在桃園新住民文化會館擔任新住民生活適應輔導班其中一門課程的講師。此方面工作,堪為落實大學社會責任的實例。
04.
「雲嘉南文史與宗教田野調查之旅」
為聯繫台灣本土豐富的民間信仰與學術人才的養成,於6月6日至6月8日舉行了三 天兩夜的「雲嘉南文史與宗教田野調查之旅」,並在10月20日與10月27日由參與同學分為四組共8場次的成果發表,嘗試將宗教所原先著重的文獻分析訓練,結合人類學觀察方法,對台灣民間信仰做出現場觀察與整理。此次田調,亦和雲嘉南地區幾間宮廟如北港武德宮、朝天宮、慶安宮交流、座談。
05.
「道教與物質文化-圖像、藝術、神話與文學論壇」學術研討會
本研討會不僅是學術社群內的活動,且具社會通識教育意義。本次會議與世界宗教博物館合作,第二天的議程於該館舉行,體現另一種「產學合作」的模式。除了論文發表,更結合圖像與實物展覽,以國內道教研究權威李豐楙的私人收藏品為主。此次報名研討會的人數遠超過該演講廳百人的容量,足見與宗教團體合作進行普及化的學術知識推廣,比起單獨由學術團體來做更有效果。
06.
東南亞伊斯蘭文明課程與新住民NGO交流
本中心副主任蔡源林的課程「東南亞伊斯蘭文明」在12/1安排參訪桃園望見書間,該機構是一推動東南亞文化交流、新住民培力、提供東南亞新住民和移工閱讀空間的NGO。此次參訪除了認識望見書間的宗旨和緣起,也舉行與該機構越南新住民員工面對面的座談會,學生與在場越南新住民員工互動熱烈,展現對於異文化的高度興趣。此次活動在課堂外創造出培養多元文化意識的環境,為結合教學、研究與實踐社會責任做了初步嘗試。
07.
「人文.家園.照護」系列規劃工作坊
分別邀請「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醫學人文」領域學者分享現場經驗與人文反思,並由哲學領域學者回應,促成彼此交談、互惠;此外,亦邀請心理諮商師、綠色照護與地方創生實作者、生死關懷教育工作者到校分享世代關係、地方創生、病人自主權利法等議題,並開放社會人士參與,獲得極佳的回應。
08.
「華人家庭主義文化脈絡裡的照顧」論壇
涉及當代社會最受關注的實踐議題,嘗試賦予照顧倫理創新的意涵,將研究成果直接回饋給社會大眾。
09.
「台灣佛教史料與數據庫」論壇
促成佛教史料與數位人文資料庫的合作,該成果將與社會大眾共享,挹注宗教與文化的能量。
10.
「跨領域視域下的心理療癒與照護」
促成心理學與哲學的跨領域對話,使青年學子得以透過心理學和哲學的進路,具有反思存在意義的能力。
11.
2020照顧哲學/實踐與意義建構—危機轉型中的華人文化主體性:醫療與照顧 研討會
2020照顧哲學/實踐與意義建構—危機轉型中的華人文化主體性:醫療與照顧 研討會將研究成果回饋給專業助人者群體,報名踴躍,採錄取制,獲錄取且全程參與者,提供研習證明。
12.
博士級研究員編著與普及演講
本中心博士級研究員林淑芬將其對世代生成的研究具體化為《銀髮心生命》教材(台北:南與北出版社)的撰寫、編輯,並受邀於社區大學演講,結合研究與實踐,並回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