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鏈結

目錄

國際合作

自爆發新冠疫情以來,全世界陷入巨大的裂縫之中,本中心推動國際合作遇到了不少困難,但各研究群的國際會議或國際交流計畫都順利的改成線上或者線上實體混合進行。儘管條件不利,但下述國際合作的機會對本中心未來的研究而言仍相當具有前瞻性:

Diversité des vies techniques/ Diversity of Technical Lives 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於2021年11月9-10日由法國國際哲學學院主辦,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合辦,邀請台灣與法國學者討論技術生活的問題。在西方傳統中,技術物常被定義為屬於「有用」領域的人造產品,並且由於某種專有技術(根據希臘語詞源 techne)而生產,該專有技術只屬於人類,因為他有天賦智力(用柏格森的話來說,他是 homo faber)。從這樣的角度來看,理性是技術的根源,理想的技術物是最接近其發明者可能擁有的功能思想的對象。然而,這種對技術的統一定義實際上與同樣理性和統一性的生活概念,這種生活被簡化為完全可以理解和可計算的機械過程。直到最近,自柏格森以來,我們才開始重新思考生命與技術之間的關係,假設生命而不是人可以成為技術物的發明者。這種逆轉引起了不同的思潮,這些思潮都探索Leroi-Gourhan所謂的「技術生活」(vie technique)。本次國際研討會的目的是研究這些新的關於技術的思維,並展示它們如何結構生活或技術統一性的概念,並且,在與技術人類學家的討論中,重建不同技術世界並將它們進行對話。

「情感、感官、與美好人生:國際研究生亞洲哲學論壇」

本中心邀集來自韓國成均館大學、日本明治大學及東京大學、新加玻南洋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以及本地的政治大學及臺灣大學的六位教授進行專題演講,以及九位研究生進行論文發表,在2021年12月16日線上舉辦「情感、感官、與美好人生:國際研究生亞洲哲學論壇」。

「臺灣、馬來西亞東南亞華人文化學術會議」

本中心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合辦之「臺灣、馬來西亞東南亞華人文化學術會議」,原先擬在2020年前往馬來西亞該校吉隆坡校區舉辦,但因疫情緣故暫緩辦理。而國際疫情持續嚴峻,最終決定在2021年4月以視訊進行。此次會議為台馬雙方學者交流,會議雖改以視訊連線方式舉行,我方仍維持實體會議,4月10-11日在本校教育學院舉行。馬方學者則各自在線上與會,該校學生亦參與其中。本次會議發表之論文,將集結分為「歷史篇」和「當代篇」兩冊委由政大出版社出版,目前已在進行「歷史篇」審查之後的修改階段,預計明年兩冊均能付梓。該院為本中心自營運以來即維持聯繫的馬來西亞學術單位,2019年亦曾前往拜訪,預期日後能以此為基礎,連結更多馬來西亞從事華人文化研究的各領域學術群體。

▲本中心林遠澤主任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張曉威院長開場。
▲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歷史系黃子堅教授線上發表。
▲馬來西亞黃先炳教授評論論文。

2020-2021香港研究周年會議

博士級研究員葉先秦在《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的期刊論文〈華人五旬節派自立教會的先聲:港九五旬節會與九龍五旬節會〉,獲得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學院「2020-2021香港研究周年會議」(Hong Kong Studies Annual Conference)傑出論文獎。該獎項是每年頒發給數位同儕審查制度英文期刊關於香港研究的論文作者,葉先秦該文是今年例外獲選的中文論文。因疫情緣故,大會安排境外受獎者於2021年12月9-10日以視訊方式發表各自論文,然而與本中心B研究群年會時間正好重疊,故以錄影方式於大會報告論文內容。

▲博士級研究員葉先秦以錄影方式報告。
▲2020-2021香港研究周年會議海報

獎助生李秀賢在東亞宗教科學研究學會發表論文

本中心獎助生李秀賢在2021年7月17-19日透過線上視訊參加東亞宗教科學研究學會(East Asia Society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在韓國濟州大學舉辦的年會“Religion and Peace in East Asia: The Roles of Religion in Times of Crises”,並發表論文“A Study on the Worldview of the New Religion, I Kuan-Tao, as Observed in Taiwan and Its Religious Practices”。該學會由一批來自各國、以宗教社會學或其他社會科學訓練研究東亞宗教的學者組成,為一享有盛名的學術社群。

「防疫與文化—台日線上論壇」(The Logic of How We Live: Cultural Difference in the Time of the Pandemic Taiwan-Japan Online Forum)

「華人倫理實踐研究群」與「華人思維模式研究群」共同發起「防疫與文化—台日線上論壇」,邀集日本上智大學、大阪大學、東海大學等數位學者加入,於2021年4月20日針對防疫與文化相關議題進行討論,論述防疫過程中的文化因素。

▲「防疫與文化—台日線上論壇」進行中

舉辦台俄雙邊國際會議

  • 由本研究群成員蔡偉鼎主持之臺俄雙邊合作計劃,合作方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哲學史系團隊於2021年4月22-23日舉辦為期兩天之線上學術研討會,我方團隊發表兩篇論文:1. 李維倫主題演講The bodily experience of Qi: A phenomenological investigation;2. 蔡偉鼎與本研究群獎助生陳薈雅合作發表Reflections on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 Medical Human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e Ethics,該論文經修訂,刊載於9月出版的會議論文集中。俄羅斯團隊亦同時將李維倫、蔡偉鼎列為該會議之籌備委員。蔡偉鼎另與俄羅斯團隊的Valery Kiselev合作發表論文Three Taiwanese Scholars on the Problem of the Human,刊載於該會議論文集中。

合作撰寫期刊論文 收錄於Scopus

  • 臺俄雙邊合作計畫協同研究員、本中心博士級研究員林淑芬、計劃主持人蔡偉鼎,與俄羅斯團隊的Denis Chistvakov合作撰寫Spiritual exercise as techne: philosophy as a way of liberating education一文,已獲審查通過,刊載於RUDN Journal of Philosophy (2021 Vol. 25 No. 4 640—655) ,該論文述及本中心C研究群所致力之「照顧哲學」研究。

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知識圖譜

本中心於2020年與馬來亞大學華人研究中心、馬來西亞興化會館合作建立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數位人文平台,2021年於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數位人文平台上發展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知識圖譜,使其能透過機器學習之自動名稱實體及關係識別技術,將人物與人物及人物與機構關係以知識圖譜的遠讀視角方式呈現,輔助人文學者進行此一傳記類文本之人物與機構關係脈絡解讀,也提供閱讀文本介面,達到遠讀與近讀的交互參照功能,讓人文學者除了能探索人物與機構的關係外,亦能透過機構視角找到單看個人傳記所無法完整解讀之潛在人物關係。

博士級研究員衛易萱舉辦數位漢學工作坊-《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從專書到電子網站

《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電子網站是一個由「馬來西亞興安總會」(以下簡稱馬興總)、「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和「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華人研究中心」合作設立的項目。2021年6月1日的工作坊邀請本中心研究員陳志銘與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高級講師林德順從人文與數位人文的角度介紹本計畫。

▲《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從專書到電子網站工作坊進行中

東亞古典籍人文數字國際研討會

本中心與韓國檀國大學漢文教育研究所、臺灣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硏究中心、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日本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中國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研究所、中國北京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等合作舉辦東亞古典籍人文數字國際研討會,並於2021年10月15-16日舉行,此研討會專注於古籍文獻的文字處理、教育領域及相關系統等應用,共來自8個國家的52名發表者發表了32篇研究成果,共有270多名聽眾參加。

「人物・圖像・空間・觀念:創新鏈結與知識圖譜」國際研討會

本會議旨在從「創新鏈結」與「知識圖譜」兩向度,分從人物、圖像、空間、觀念等角度,討論數位平台建置與應用及數位人文研究之重要課題,包括人工智慧自動圖像標註與知識圖譜產生器的發展與數位人文應用、圖像數位檔案的圖層結構與知識圖譜及視覺知識生產、協作製圖與虛擬實境於數位人文之應用⋯⋯等。參與學者包括來自美國、中國與捷克的國際專家。本研討會也包含美國華盛頓大學館內東亞圖書館(Tateuchi East Asia Librar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沈志佳館長與本中心研究員詹進發的「伍憲子檔案數位平台」雙方合作計畫介紹。 

▲路丹妮(Táňa Dluhošová,捷克科學院亞非研究所所長)、白露(Tani E.Barlow,美國萊斯大學歷史學系Ting Tsung & Wei Fong Chao亞洲研究講席教授)、沈志佳(美國華盛頓大學Tateuchi East Asia Library館長)、陳靜(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在「人物・圖像・空間・觀念:創新鏈結與知識圖譜」國際研討會上的發表

「表達現象學與漢字」公開專題課程

博士級研究員高長空與法國國際哲學學院(Collège International de Philosophie)在國立中山大學合辦的「表達現象學與漢字」公開專題課程(109年11月20日~12月18日,共六場),包含12月18日香港中文大學關子尹教授用視訊方式講授「六書與漢字的孳乳寖多」

▲ 香港中文大學關子尹教授用視訊方式講授「六書與漢字的孳乳寖多」 。

「華人美學與山水畫」工作坊

「華人美學與山水畫」工作坊(109年12月7日)(視訊),有丹麥、英國、波蘭、德國、香港等地的學者以及研究生的參與,討論熱烈,有助於準備後續學術活動。

「道教與物質文化─圖像、藝術、神話與文學論壇」系列活動

「道教與物質文化─圖像、藝術、神話與文學論壇」系列活動(12月11~12日),邀請六位國際學者演講,其中四位以視訊方式參與:横手裕(東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土屋昌明(専修大学國際溝通學部教授)、二階堂善弘(関西大学東亞文化研究科教授)、松下道信(皇學館大学文学部教授);另外,馮思明(Stephen Flanigan)(美國夏威夷大學歷史系博士)與賴思妤(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博士) 則出席專題演講。

「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數位人文研究平台」合作案

「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數位人文研究平台」合作案:本中心於2019年由林遠澤主任率團參訪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華人研究中心,雙方針對馬來西亞華人文化之議題進行交流,並和馬來亞大學華人研究中心及馬來西亞興安會館聯合會達成協議,以《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一書為基底,合作建置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數位人文研究平台。目前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數位人文研究平台已初步建置完成,此外也邀請華人研究中心林德順博士一同合作撰寫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數位人文研究平台之相關論文。
▲ 「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數位人文研究平台」合作案線上簽約儀式

圖為「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數位人文研究平台」合作案線上簽約儀式,從左上依序為馬來亞大學華人研究中心林德順博士、本中心主任林遠澤教授、大馬興安會館總會總會長拿督吳金華,第二排左三興化群賢錄的編輯委員會主任兼吉隆坡暨雪蘭莪中華大會堂會長拿督翁清玉,左下一為本中心研究員暨政大圖書館館長陳志銘,左下三為馬來亞大學華人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啟才。

籌備「2021年東亞古典籍人文數字國際研討會」

本中心與韓國檀國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佛教研究中心、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硏究中心、中國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研究所等5國共13個學術單位合作籌備2021年東亞古典籍人文數字國際研討會。此研討會預計於2021年5月份召開,主要目的為結合國內外資訊專業與古漢語專家一同探討數位時代下利用資訊科技輔助漢學古籍研究的新方法。

Omeka S開源數位典藏系統之國際社群開發

Omeka S開源數位典藏系統之國際社群開發:Omeka S開源數位典藏系統為歐美數位典藏單位最常採用之數位典藏系統。本年度開發之數位人文研究平台皆採用Omeka S開源數位典藏平台為基底進行加值開發,其成果包含建立平台的繁體中文語系、支援繁體簡體中文檢索、文本閱讀器及後設資料統計工具等,並以團隊名義加入Omeka S開源社群,開發過程中所產出之平台功能皆採用開放原始碼之方式,釋出至網際網路,供有需求之單位或開發者自由取用修改,提升台灣於國際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開源社群之影響力。

國際學者培育人才

「台灣跨文化哲學問題」公開課

本系列與法國國際哲學學院合辦,此一有德希達、巴迪烏等眾多著名當代哲學家加盟的學術機構,致力於在全世界推動極為多元的哲學研究,而高長空(現為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助理教授,曾任本中心博士級研究員)是該機構在台灣的項目執行主任。由高長空、李雨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後博士級研究員)、洪子偉(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副研究員)、劉滄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何重誼(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副教授)等學者進行四次研討課,主題分別為:「在台歐洲學者的三種跨文化立場」、「跨文化與台灣哲學的對話」、「跨文化哲學的先驗條件」、「朝向世界哲學的跨文化潛力與條件:以台灣為起點的探討」,思考台灣的跨文化特徵與哲學界對跨文化的反思。

「華人文化」系列演講

講者:連清吉(日本長崎大學名譽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

  1. 「儒道思想説異文化交流」

宮崎市定(1901-1995)在其所著《東洋的近世》說:大航海時代,西方人目睹的東方社會沒有宗教的紛爭,而呈現的是三教共存的世界觀。延伸其義,《老子》所謂「安其居,樂其俗」是東方世界的理想歸趨。當今思索異文化交流的取向,《莊子》的「因是」「兩行」或許是消解文明衝突的關鍵,《論語》開端首章則有指涉溝通人我,而融合共享的内涵。

  1. 「《中國》─日本人如何解讀中國古典」

日本近代文化史學家内藤湖南(1866-1934)説:中國文化是凝聚日本文化的「鹹鹽」。從古代平安到昭和前期(-1945),日本博雅之士將中國當作一本書來涵詠吟味。漢文學的英華是一部中國文學史的再現。古代經學,中世佛學,近世儒學,近代考證學的沿革,儼然是中國學術史在東瀛賡繼發展。

講者:楊孟軒(美國密蘇里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講題:

  1. 「如何創傷?怎樣記憶?記憶研究中關於創傷記憶的爭論」
  2. 「誰說外省人是diaspora?集體創傷、流離記憶與認同變遷」
  3. 「誰的記憶?誰的和解?從Michael Rothberg的「多方向記憶」(multidirectional memory)與「牽聯性的主體」(implicated subject)談起」

「歷史記憶」系列講座為本中心邀請密蘇里大學歷史系楊孟軒副教授就當代集體創傷與歷史記憶的討論、臺灣「外省群體」的離散與創傷記憶的變遷和重構、以及創傷與整個社會的關係等議題展開演講與交流,參與者眾。會後討論亦非常熱烈,顯見社會對相關議題的重視。楊教授的研究也能幫助我們從集體性的創傷、記憶的構成與變遷,來理解華人群體在離散過程中構成身分認同的複雜境況,此為理解文化主體性的另一種重要進路。

講者:Christopher I. Beckwith(白桂思)(Distinguished Professor, Indiana University)

講題:

Ancient Chinese capital city names and the change from Old Chinese to Middle Chinese

Traditional Old and Middle Chinese reconstruction is based on a medieval Chinese system of tones, rhymes, and other categories, but the languages of the many Central Eurasian neighbors of ancient and medieval China are neglected. Recently, some linguists have begun working on ancient and medieval foreign transcriptions and loanwords both to and from Chinese.

Among these materials, the ancient Chinese capital city names Hsien-yang 陽 (Xiányáng), Loyang 洛陽 (Luòyáng), and Han-tan 邯鄲 (Hándān) are blessed by having Central Eurasian segmental transcriptions or historical connections as well as Chinese data. Moreover, relatives of these city names are recorded in ancient or medieval western languages. Working in both directions establishes the names’ ancient forms and also opens a new methodological path to a scientific reconstruction of Old Chinese and the radical changes in late Antiquity which made it Middle Chinese.

▲Professor Beckwith線上演講進行中

講者:邢福增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社長)

在2021/11/22、25、26透過視訊主講「中國革命時代的政治與宗教」。分別由本中心博士級研究員葉先秦、東亞所副教授王韻、本中心副主任暨宗教所所長蔡源林主持,藉著網路的無遠弗屆,引來國內外對中國基督教史或當代中國基督教研究有興趣者踴躍參加,討論、問答亦十分踴躍。

▲邢福增教授線上演講進行中。

Visualizing Large-Scale Networks of Textual Alignments and Text Reuses

Visualizing Large-Scale Networks of Textual Alignments and Text Reuses為數位漢學專題演講之一,由博士級研究員衛易萱所舉辦,邀請到芝加哥大學Jeffrey R. Tharsen與Clovis Gladstone來講授。

由於人文學特別互文的本質,芝加哥大學的學者曾經建設一個叫做TextPAIR的數位工具,方便學者認出大量文本彙編中的「文本重複使用」--引用、抄襲以及其他借用關係。在這個功勞上面,芝加哥大學進一步發展一個互動式的網路介面,方便學者探索TextPAIR所揭露的海量文本重複使用。叫做「TextPAIR Viewer (TPV)」的新工具將促進對文本重複使用的規模化解釋,並將互文性推向了新的方向。

▲Tharsen與Gladstone教授線上演講進行中。

加拿大Brock University 哲學系榮譽教授陳榮灼教授講授

加拿大Brock University 哲學系榮譽教授陳榮灼教授講授《思維現象學》(政大華人文化講座VI,109年11月16~27日,共五場; 陳老師也參加本中心的其他活動,例如在11月23日「華人類思維研究」研討會擔任與談人。

香港中文大學關子尹教授

博士級研究員高長空與法國國際哲學學院(Collège International de Philosophie)在國立中山大學合辦的「表達現象學與漢字」公開專題課程(109年11月20日~12月18日,共六場),包含12月18日香港中文大學關子尹教授用視訊方式講授「六書與漢字的孳乳寖多」 演講。

德國柏林馬克斯·普朗克研究中心的主任Dagmar Schaefer教授

德國柏林馬克斯·普朗克研究中心的主任Dagmar Schaefer教授,在「華語科技思想」講座系列講授「萬務巧物: Ten Thousand Tasks and Curious things. Ming China/Premodern China」(109年10月26日)。

楊孟軒教授(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歷史系助理教授)

楊孟軒教授(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歷史系助理教授)在「歷史記憶」工作坊,以視訊方式講授「受害者意識與群體認同:關於台灣外省老兵的歷史記憶、道德架構與歷史事實」專題演講(109年11月13日)。

劉千美教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系教授)

劉千美教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系教授)在「2020照顧哲學/實踐與意義建構—危機轉型中的華人文化主體性:醫療與照顧 研討會」中,以視訊演講「自我、身體、欲望—沈清松論醫療照護的實踐哲學思想」(109年12月4日)。

▲ 劉千美教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系教授)在「2020照顧哲學/實踐與意義建構—危機轉型中的華人文化主體性:醫療與照顧 研討會」中,以視訊演講「自我、身體、欲望—沈清松論醫療照護的實踐哲學思想」

Brian Bruya教授(美國東密西根大學歷史與哲學系教授)

德國柏林馬克斯·普朗克研究中心的主任Dagmar Schaefer教授,在「華語科技思想」講座系列講授「萬務巧物: Ten Thousand Tasks and Curious things. Ming China/Premodern China」(109年10月26日)。

線上參與

除了以上所述邀請國際學者的學術活動以外,因疫情改成線上的活動也吸引不少國外學者或者學生報名本中心的演講、工作坊和研討會。另外,中心所提供的數位資源與平台也吸引台灣以外的人來訪問:

漢學虛擬學院

國際交流雖受疫情影響,但網路無國界,本年度約有9459訪問人次,訪客國家分布次數統計及訪問國家百分比如下圖所示,除台灣外,約有近一半流量來自香港、美國、中國、日本等地,甚至歐洲、東南亞等地區皆有瀏覽本網站之紀錄。

▲ 漢學虛擬學院2021訪客國家分佈圖
▲ 漢學虛擬學院2020瀏覽國家分布圖

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電子報-《CCS通訊》

本中心於2021年2月份開始起用《CCS通訊》,透過email方式派發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電子報,提升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電子報之效益,採不定期派送,每期發送的數量請參照下方附圖。而《CCS通訊》的效益部分,根據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電子報的Google Analytics分析,新增的使用者比起《CCS通訊》啟用前上升10%,代表《CCS通訊》推廣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電子報具有一定的成效,如下圖所示。

▲《CCS通訊》寄送量
▲《CCS通訊》推廣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電子報

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數位人文平台

本中心於2020年與馬來亞大學華人研究中心、馬來西亞興化會館合作建立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數位人文平台,而2021年網站使用次數如下圖所示,約有2600次的點擊,而曝光次數(出現於搜尋引擎結果)中約有7萬多次,而本平台瀏覽地區的分布,有將近7成的使用者來自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此平台在華人研究的參考,有著一定的效益。

▲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數位人文平台使用分析
▲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數位人文平台瀏覽國家分佈及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