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設課程
目錄
政大華人文化講座
在國際上,每一所歷史悠久、學術底蘊豐厚的大學,莫不設立有其代表性的講座,以彰顯他們對於人類文明的關注,與對時代問題的深刻反思。如同設立在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吉福講座(The Gifford Lectures),在它設立超過百年以上的歷史中,不間斷地探討對西方文化至關重要的自然神學問題。而在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耶魯大學等校輪流舉辦的「檀納人文價值講座」(The 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則是當代思想菁英精銳盡出的講壇,當代許多重要的思潮,可說都是透過這個講座醞釀產生的。
本校受教育部高教深耕計劃補助而成立「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自覺有使命應在台灣設立一個專門研究華人文化的講座,以提高華人文化研究的國際能見度與學術水平,並期待因而能在華人學術圈中催生創新的思潮。為此之故,本中心設立「政大華人文化講座」,希望邀集國、內外學術聲譽卓著、對華人文化主體性之相關研究議題具有創見的學者,在本校舉辦一系列多次的專題演講。演講內容並將集結成專書出版,以促進國際漢學研究的交流,厚植漢學研究的基礎。
為使國際上對於華人文化有興趣的閱聽大眾,都能有機會接觸到國際知名學者的演講內容,我們也借助網路無遠弗屆的傳播效力,以「漢學虛擬學院」的形式,將我們歷年舉辦的講座都對外公開播放,期能讓大家共享中華文化的博大與精深。
儒家與當代中國
主講人
楊儒賓教授(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
講座簡介
「當代中國」是個龐大的議題,聚焦不易。本系列講座是從近世儒學思想史的角度,省思近世中國的思想走向。本講座所說的近世,遠溯北宋時期,近則聚焦於晚明。以晚明時期為影響當代中國的「近世」之開端,其說有三,一是以嵇文甫、侯外廬為代表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者所說的「資本主義萌芽說」;一是當代日本學者島田虔次、溝口雄三所說的「近世中國思維說」;一是以牟宗三、徐復觀為代表的「儒家轉出說」。這三說的理論都兼帶有敘述及規範的成分。本講座立足於當代,以上述三說以及近世中國三大思潮——儒家、自由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互動為經緯,闡釋其間的現代性價值的演變,本講座既是學術的,也是現實的。
場次
- 第一講:當代中國的黎明:資本主義萌芽或近代儒學的轉化
- 時間:2018/11/23(五)下午2:00~5:00
- 地點:政治大學藝文中心舜文大講堂
- 第二講:情歸何處:回到晚明的思考
- 時間:2018/11/28(三)下午 2:00~5:00
- 地點:政治大學藝文中心舜文大講堂
- 第三講:明鄭亡後無中國:天下意識下的台灣
- 時間:2018/12/12(三)下午 2:00~5:00
- 地點:政治大學藝文中心舜文大講堂
- 第四講:無明的野火:文學革命為何走向了革命文學
- 時間:2018/12/14(五)早上 9:30~12:30
- 地點:政治大學藝文中心舜文大講堂
- 第五講:1949的民主建國論:兩種中國的道路
- 時間:2018/12/19(五)下午 2:00~5:00
- 地點:政治大學藝文中心舜文大講堂
語言與文化主體性
主講人
Gunter Senft教授(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心理語言學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
講座簡介
Gunter Senft 教授講述語言、文化與認知的多樣性及變化性,主題包含:空間概念與文化、名詞類別與文化、情緒與文化、語用與文化、語言與文化意識。
場次
- 第一講:空間概念與文化
- 時間:2018/12/7(週五)14:00~16:00
- 地點:政大文學院111演講廳
- 第二講:名詞類別與文化
- 時間:2018/12/10(週一)14:00~16:00
- 地點:政大文學院111演講廳
- 第三講:情緒與文化
- 時間:2018/12/11(週二)14:00~16:00
- 地點:政大文學院111演講廳
- 第四講:語用與文化
- 時間:2018/12/13(週四)14:00~16:00
- 地點:政大道藩樓114演講廳
- 第五講:語言與文化意識
- 時間:2018/12/14(週五)14:00~16:00
- 地點:政大道藩樓114演講廳
現象學與文化交互理解的實踐
主講人
劉國英教授 Prof. Dr. Lau Kuok-Ying(法國巴黎大學索爾邦學院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並為《現象學與人文科學》創刊主編)
講座簡介
本演講系列從現象學角度探討跨文化哲學。現象學之父胡塞爾從未對任何東方哲學文獻作內部討論,甚至認為印度哲學和中國哲學都並非真正意義下的哲學,這意味著他持守一個歐洲中心論的哲學觀。然而,胡塞爾的具體現象學研究,在在展示了一種開放的探討態度和嚴謹的研究方法,鼓舞了德國內外幾代的追隨者,把現象學發展成一個跨語言、跨文化,和跨學科的學術運動。本系列演講採取雙向閱讀和思考的進路,一方面運用現象學運動的理論資源,重新理解中國道家哲學、儒家哲學,以及印度佛家哲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學說和方法論議題;另一方面則透過當代中國哲學中的一些重要的概念創新(勞思光的「引導性哲學」和「自我轉化」概念),來釐清西方哲學一種發展新趨向。這一雙向的閱讀和思考,體現了文化交互理解的哲學實踐,藉此培育一種新的文化肌膚,從而具體地勾畫出一條建立跨文化現象學的道路。
場次
- 第一講:現象學可以還中國哲學一個公道嗎?-試讀老子
- 時間:2019/5/22(三) 14:00~16:00
-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資訊大樓一樓會議廳
- 第二講:胡塞爾、佛教與歐洲科學的危機
- 時間:2019/5/24(五) 14:00~16:00
-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資訊大樓一樓會議廳
- 第三講:柏托什卡:批判意識與非歐洲中心論的現象學哲學家
- 時間:2019/5/27(一)14:00~16:00
-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資訊大樓一樓會議廳
- 第四講:解昧的世界觀與文化交互理解-胡塞爾、康德與中國文化
- 時間:2019/5/29(三)14:00~16:00
-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資訊大樓一樓會議廳
- 第五講:自我轉化與終極倫理目的 :勞思光、傅柯與胡塞爾中的引導性哲學
- 時間:2019/5/31(五)14:00~16:00
-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資訊大樓一樓會議廳
中國宗教深度研究的理論和方法探索
主講人
楊鳳崗教授(美國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社會系教授)
講座簡介
宗教在當代中國社會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這一事實挑戰了近現代以來曾經流行的世俗化範式(paradigm)及其諸種理論,對此,楊鳳崗在其著作Religion in China: Survival and Revival under Communist Rule (中國宗教在共產黨統治下的存活與復興)中提出了獨特的理論闡述,在東西方學術界引發很多討論和研究(此書英文原著已被翻譯成韓文出版,義大利文即將出版)。本系列講座,則是對當代中國一些宗教現象進行更加深度的研究,運用多種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涉及民間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政教關係等問題,從微觀、中觀和宏觀多個層面,分析和總結中國宗教所具有的獨特性和普遍性,深入探索宗教社會科學方法論和基本理論。這些探索,打破基於歐美主流宗教的預定模式,其理論和方法工具,或許可以更加準確地把握當今世界各地的宗教變遷趨勢。
場次
- 第一講:中國民間宗教研究的梳理、分析、對比研究
- 時間:2019/6/11(二) 10:00~12:00
-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百年樓330111會議室
- 第二講:如何測量多元社會中的宗教性?以中國為例
- 時間:2019/6/13(四) 10:00~12:00
-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百年樓330111會議室
- 第三講:浙江強拆十字架運動的失敗:一個時空分析
- 時間:2019/6/13(四) 14:00~16:00
-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百年樓330111會議室
- 第四講:環球東方的宗教
- 時間:2019/6/26(三) 14:00~16:00
-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百年樓330111會議室
- 第五講:中國宗教地圖在線:一個研究和教學平台
- 時間:2019/6/29(六) 09:20~10:00
-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百年樓330111會議室
「殊方九譯之俗」:前現代亞洲的文學交流 The Nine Relays: Literary Communication Across Premodern Asia
主講人
Haun Saussy 蘇源熙(美國芝加哥大學比較文學系教授)
講座簡介
近來對於「世界文學」的討論假設了一個世界化或全球化的過程,這個過程開始於1500年歐洲貿易向美洲和亞洲的擴展。由於這個關於歷史,經濟和文化的「龐大敘事」,即使是那些嚴加批判歐洲中心主義的學者們都將中心—邊陲的結構植入了他們對於翻譯、文學、文化和「世界」的描述當中。不過在理解上我們必須謹記一個原則: 從歷史來看,有多少知識的視域,便有多少對「世界」的看法。
早在1500年之前遙遠的年代裡,亞洲社會便已經發展出無數關於聯繫、交換、翻譯和改編的網絡,正如André Gunder Frank, Lila Abu-Lughod和其他學者所觀察到的,殖民時代的歐洲文明應該被視為嫁接在這些先前已經存在的網絡之上,而不是獨自創造出全新的全球化軌道。此次五場的系列講座預期討論、催生出一系列在亞洲地域上的文化交互翻譯,主要藉由華文文本的翻譯,重新開始描繪另一個「世界文學」的地景—亦即,在這另一個世界當中,各種不同的文化流傳途徑。
場次
- 第一講:九重轉譯:多語亞洲作為文學系統
- 時間:2019/12/10 (二) 15:00-17:00
- 地點:政治大學道藩樓1樓外語學院會議室
- 與談人:廖咸浩 LIAO, Sebastian Hsien-hao (國立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 /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
- 第二講:四夷作樂乎?
- 時間:2019/12/12 (四) 16:00~18:00
- 地點:政治大學百年樓330111會議廳
- 與談人:張谷銘 CHANG, Kevin Ku-ming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
- 第三講:「漢字文化圈」: 中心、邊陲與野外
- 時間:2019/12/17 (二) 16:00~18:00
- 地點:政治大學百年樓330111會議廳
- 與談人:路狄諾 LUCA, Dinu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副教授 )
- 第四講:形塑中國:歷史書寫的若干不對稱性
- 時間:2019/12/20 (五)16:00~18:00
- 地點:政治大學百年樓330111會議廳
- 與談人:陳奕麟 CHUN, Allen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講座教授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退休)研究員 )
- 第五講:「咨爾漢黎,均是一民」:流放詩人在世界邊緣上
- 時間:2019/12/24 (二)16:00~18:00
- 地點:政治大學百年樓330111會議廳
- 與談人:李奭學 LI, Sher-shiueh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思維現象學
主講人
陳榮灼(加拿大Brock University 哲學系榮譽教授)
講座簡介
自從西方邏輯學傳入漢土以來,不少人懷疑在此之前,華人原本是否具有邏輯思維?而學界也一直環繞是否有所謂中國邏輯 、中國邏輯是否等同於西方邏輯 等議題存在爭論。在這些場合中,漢字的一些特質便往往被提出作為反對的證據。而一般的共識是:漢字以象形為基礎,所以主張華人原本不具有邏輯思維,且以此作為理由,來堅持華人只重直覺;而另一方面,主張中國邏輯的人,便以此作為理由,來肯定華人具有「形象思維」。但由於「形象思維」缺乏「推理」這一環節,所以難以符合「邏輯思維」的資格。那麼究竟是否有所謂「中國邏輯」?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這是一種怎樣的「邏輯」呢?
要釐清此點,則必須探討華人的思維模式之真正特質 何在。本講座的主題係作為華人思維模式之類比思维乃至類比邏輯(墨辯)。此中將採取一對比的方式,通過與西方的「演繹思維模式」(形式邏輯)、以及印度的 「指示思維模式」(佛家因明)之比較以顯示其特質。特別地、於論證緣何只此有三種基本思維模式上,將提出一記號學的證成。而針對AI (機器思维)之風行,亦將通過類比思维之特質來證明其局限性之所在。
場次
- ▍笫一講: 何謂 「思維模式」? 現象學方法之特徴、 語言與思維之關係
- 時間:2020/11/16(一)上午 9:35-10:25
- 地點:政治大學行政大樓7樓第5會議室
- 主持人:林遠澤(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 評論人:方萬全(東吳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 ▍笫二講: 「墨辯」 中之 「類比思維」及應用
- 時間:2020/11/19(四)上午 10: 00~12: 00
- 地點:政治大學百年樓106室
- 主持人:林鎮國(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諮詢委員/政治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
- 評論人:楊儒賓(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諮詢委員/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 ▍笫三講: 「白馬非馬」: 公孫龍之苦心與失敗
- 時間:2020/11/20(五)上午 10: 00~12: 00
- 地點:政治大學百年樓106室
- 主持人:馬愷之(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副主任/政治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 評論人:米建國(東吳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
- ▍笫四講: 「機器思維」 (AI) 與「人類思維」、 通過「類比思維」 以見 「機器思維」 (AI) 之局限性
- 時間:2020/11/26(四)下午 2: 00~4: 00
- 地點:政治大學百年樓111室
- 主持人:王華(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研究員/政治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 評論人:陳瑞麟(中正大學哲學系暨研究所講座教授)
- ▍笫五講: 三種 「基本思維模式」 : 「類比思維」、「指示思維」 、「演繹思維」──記號學的證成
- 時間:2020/11/27(五)上午 10: 00~12: 00
- 地點:政治大學百年樓111室
- 主持人:汪文聖(政治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
- 評論人:王文方(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
早期儒道思想中的譬喻和類比:在個人、國家以及社會等場域中的治理議題(Metaphor and Analogy in Early Chinese Thought)
主講人
David B. Wong 黃百鋭(美國杜克大學哲學系教授)
講座簡介
華裔美國哲學家黃百鋭(David B. Wong)以道德相對主義的溫和版本成名,他也長期關注中國哲學,對於古代文本進行極為細膩的再詮釋,並巧妙連結當代對道德心理學與後設倫理學相關哲學討論與經驗研究。
本中心邀請黃百鋭教授線上發表五場華人文化講座。在此系列講座中,黃老師重新探討運用類比和譬喻的這種在中國哲學中常見的思維方法。他參考認知科學與腦神經科學近來對類比和譬喻的研究指出,雖然一般將類比和譬喻理解為簡單推論模型,這種思維方法其實更為細緻而有彈性,並能與其他依證據進行推理的思考方法互相整合。在這五場講座中,黃老師將深入討論在早期儒道思想中作為譬喻的身體,人,國家和社會等概念之間的關係,並與當代相關議題討論結合。
場次
- 第一講:Metaphors in the Mèngzi for Moral Cultivation and Governance
- 第二講:Metaphors for Governance in the Xúnzǐ
- 第三講:The Moral Beauty of Harmony in Music, Soup, Society, and State
- 第四講:One Body
- 第五講:Metaphors from the Daoist texts Daodejing and Zhuangzi and How They Provide Counterpoints to the Themes Articulated from Confucian Sources; The Desirability of Synthesis Between the Confucian and Daoist Ideas of Governance.
華人文化演講系列
本中心自成立以來,對於多元的華人文化表現始終保持開放的態度,我們不僅探討華人文化在不同地區的發展,更希望能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使華人文化能與世界其他文化進行交流互動,以更好地把握華人文化的共同核心,為全球文明的豐富多樣性做出貢獻。
華人文化演講系列旨在透過多元取徑,從歷史性和社群性入手,揭示文化變遷與文化創新的真實樣貌。
連清吉(日本長崎大學名譽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
場次
- 第一場:從儒道思想説異文化交流
- 時間:2021/11/16(Tue.) 10:00-12:00
-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季陶340107&線上
- 主持人:詹康(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 場次簡介:宮崎市定(1901-1995)在其所著《東洋的近世》說:大航海時代,西方人目睹的東方社會沒有宗教的紛爭,而呈現的是三教共存的世界觀。延伸其義,《老子》所謂「安其居,樂其俗」是東方世界的理想歸趨。當今思索異文化交流的取向,《莊子》的「因是」「兩行」或許是消解文明衝突的關鍵,《論語》開端首章則有指涉溝通人我,而融合共享的内涵。
- 第二場:讀《中國》—日本人如何解讀中國古典
- 時間:2021/11/30(Tue.) 14:00-16:00
-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百年330111&線上
- 主持人:馬愷之(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副主任、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 場次簡介:日本近代文化史學家内藤湖南(1866-1934)説:中國文化是凝聚日本文化的「鹹鹽」。從古代平安到昭和前期(-1945),日本博雅之士將中國當作一本書來涵詠吟味。漢文學的英華是一部中國文學史的再現。古代經學,中世佛學,近世儒學,近代考證學的沿革,儼然是中國學術史在東瀛賡繼發展。
楊孟軒(美國密蘇里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博士
講者簡介
楊孟軒 (Dominic Meng-Hsuan Yang),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博士,現任美國密蘇里大學 (University of Missouri) 歷史系副教授。楊教授從事台灣外省人歷史記憶與認同、冷戰時期香港難民史等研究。他在集體記憶、創傷理論、離散研究、族群和解與轉型正義等相關議題,有出色的著作與論析。
他的主要著作為 The Great Exodus from China: Trauma, Memory, and Identity in Postwar Taiw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劍橋大學出版社);此書廣受國際學界的肯定,榮獲記憶研究學會 (Memory Studies Association) 2020年度的「首書獎 (First Book Award)」,也入選為2021年全美國際圖書獎 (International Book Award) 的最佳歷史書籍之一;臺大出版中心已經取得授權,刻正在進行此書的中譯,排定於2023年初出版中文版。
同時,楊教授因優異的研究成果與學術名聲,獲密蘇里大學頒授「傑出青年學者研究與創造獎 (Outstanding Junior Faculty Research and Creative Activities)」;在過去二十年來,楊教授是密大歷史系唯一獲頒此特殊榮譽的學者。受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邀請,楊教授將在2021年11-12月之間以「記憶分歧的社會如何共同面對分歧的創傷記憶來達成和解?」為主題,進行三場系列演講。
合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場次
- 第一場:如何創傷?怎樣記憶?記憶研究中關於創傷記憶的爭論
- 時間:2021/11/18(Thurs.) 14:30-17:30
- 地點:政大行政大樓七樓會議室五&線上
- 主持人:藍適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 場次簡介:黃明志與陳芳語的「玻璃心」為何爆紅?為何台灣每次選舉都產生撕裂社會的爭議?作為這個系列演講的第一場,楊孟軒教授從記憶研究(Memory Studies)的角度出發,與聽眾分享西方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中有關創傷記憶的一些爭論,希望能提供一些借鏡,來探討、省思創傷的歷史記憶、情感與分裂的群體認同等相關議題。
- 第二場:誰說外省人是diaspora?集體創傷、流離記憶與認同變遷
- 時間:2021/11/23(Tue.) 14:00-17:00
- 地點:政大百年樓330111&線上
- 主持人:汪宏倫(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 場次簡介:外省人作為二次世界大戰後遷入台灣的移民,是一個複雜、異質性很高的群體。圍繞著外省人的爭議,像一面鏡子,昭示台灣民主化之後歷史記憶與國家認同的多元性與歧異性,也反映出了創傷群體和受害者記憶所產生的紛擾與困境。這些紛擾與歧異性,掩藏了一個重要的共同性,那就是對台灣主體性的認同。楊孟軒教授在此講座中,將以外省人在台「記憶的歷史」之形成與轉變,來佐證、說明這個論點。
- 第三場:誰的記憶?誰的和解?從Michael Rothberg的「多方向記憶」(multidirectional memory)與「牽聯性的主體」(implicated subject)談起
- 時間:2021/12/3(Fri.) 14:00-17:00
- 地點:政大百年樓330111&線上
- 主持人:許家馨(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場次簡介:轉型正義推動過程中,會造成個人乃至於整體社會一次又一次的撕裂與震撼。最近爆發的「線民」爭議,就是一個例子。作為這個講座系列的總結,楊孟軒教授用美國文學與記憶研究學者邁克爾·羅斯伯格的「多方向記憶」與「牽聯性的主體」兩個理論架構進行系統性的說明,探討分歧、衝突的歷史記憶群體達成和解的四個先決條件與方法。
Christopher I. Beckwith (白桂思)(Distinguished Professor, Indiana University)
資訊
- 講題:Ancient Chinese Capital City Names and the Change from Old Chinese to Middle Chinese
- 時間:2021/12/6(Mon.) 09:30-11:30
- 地點:線上視訊
- 主持人:徐嘉慧(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
場次簡介
Traditional Old and Middle Chinese reconstruction is based on a medieval Chinese system of tones, rhymes, and other categories, but the languages of the many Central Eurasian neighbors of ancient and medieval China are neglected. Recently, some linguists have begun working on ancient and medieval foreign transcriptions and loanwords both to and from Chinese.
Among these materials, the ancient Chinese capital city names Hsien-yang 陽 (Xiányáng), Loyang 洛陽 (Luòyáng), and Han-tan 邯鄲 (Hándān) are blessed by having Central Eurasian segmental transcriptions or historical connections as well as Chinese data. Moreover, relatives of these city names are recorded in ancient or medieval western languages. Working in both directions establishes the names’ ancient forms and also opens a new methodological path to a scientific reconstruction of Old Chinese and the radical changes in late Antiquity which made it Middle Chinese.
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社長)
活動簡介
隨著1949年中共建國,國家與社會關係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化,宗教領域也不例外。本系列演講旨在從政教關係進路切入,呈現1949至1966年間宗教體制、宗教政策及宗教思想的發展及三者間的互動。在勾劃宏觀宗教處境的同時,演講將以基督新教為中心,梳理黨國與宗教組織、黨國與宗教及宗教組織與政治的不同關係。
場次
- 第一場:多元與一元:中共建國後宗教市場與體制的更迭
- 時間:2021/11/22 (Mon.) 14:00-16:00
- 地點:線上視訊
- 主持人:葉先秦(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 第二場:團結與消滅:信仰自由與促滅宗教政策的拉扯
- 時間:2021/11/25 (Thur.) 14:00-16:00
- 地點:線上視訊
- 主持人:王韻(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副教授)
- 第三場:愛國與愛教:基督教神學思想的任務
- 時間:2021/11/26 (Fri.) 14:00-16:00
- 地點:線上視訊
- 主持人:蔡源林(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康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資訊
- 講題:Religion, Ethnicity, and Gender in Western Hunan during the Modern Era
- 時間:2021/10/28(Thurs.)14:00-16:00
- 地點:政治大學百年樓330111&線上
- 主持人:謝世維(國立政治大學宗教所教授)
場次簡介
本演講旨在透過歷史學與民族誌的角度,考察近代湘西苗族地區漢人與非漢族群儀式傳統之間的交涉,並且重探道教與當地儀式傳統共同參與以及塑造地方宗教文化的方式。這些現象不只包含神祇、經典、科儀的傳佈,也牽涉到地方信仰與實踐的存續和演變,個人認為可用「跨雜糅性」(trans-hybridity)來加以理解。此外,透過湘西的案例,有助於檢視過去研究地方社會的學者所提出的觀點,如華生(James Watson)的「標準化」(standardization),勞格紋(John Lagerwey)的「以廟宇為中心之社會」(temple-centric society),周紹明(Joseph McDermott)的「鄉村四重奏」(village quartet)等。
游淙祺(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教授)
場次資訊
- 第一場:現象學心理學為什麼重要?
- 時間:2021/11/17(Wed.) 09:00-12:00
- 地點:政大百年樓330111&線上
- 主持人:李維倫(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美國杜肯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
- 場次簡介:現象學心理學的重要性可以從三方面來看:(一)從哲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係來看;(二)從胡塞爾與其他著名現象學家之間的關係來看;(三)從胡塞爾哲學本身的發展脈絡來看。本次演講主要談第三點,尤其關注超越論本我(transzendentales Ego)概念與「世間人」(Mensch)概念之間的關係。
- 第二場:現象學與文化差異問題
- 時間:2021/11/17(Wed.) 14:00-17:00
- 地點:政大百年樓330111&線上
- 主持人:李維倫(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美國杜肯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
- 場次簡介:本次演講將藉由比較世間人(Mensch)與人格(Person)、超越論本我(transzendentales Ego)之間的異同來討論文化差異問題。該項比較將從三方面著手:(一)從論述的背景架構來看,(二)從文化普遍性與文化差異性的脈絡來看,(三)從物與文化物的論述脈絡來看。
公開課程
台灣跨文化哲學問題公開課
資訊
-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勤六樓專題討論室(視疫情於課程前通知為線上或實體進行)
- 合辦單位:Collège International de Philosophie
- 協辦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活動簡介
台灣一直以跨文化性為特徵:作為古代與現代、以及原住民、華人、日本與西方文化之間的交匯處的台灣,它總是多語言思考的對象。即使在今天,無論是在文化上還是在政治上,人們對於「台灣」這一概念都提出了各種不同的、有時甚至互不相容的詮釋。因此,其跨文化性也以佔有、徵用和重新佔有的過程形式表現出來,且通常以殖民地暴力為特徵。
這種跨文化性對於歷史上的以及今日仍在台灣發展的哲學,都產生了決定性影響。在本次公開研討課中,我們將分析台灣哲學家(包括其思考工作在島內進行的非台灣人)對跨文化問題進行主題化和概念化的不同方式,進而嘗試界定出另一種讓不同哲學傳統相遭遇的模式,以與其他模式(如比較哲學、間文化哲學)相區分。 研究台灣哲學界對跨文化的反思,將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其哲學的獨特之處。 這也將為我們提供一個起點,將跨文化性概念化為一種哲學方法,並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在台灣發展出一種世界性哲學的可能性貢獻。
場次
- 第一場:「在台歐洲學者的三種跨文化立場」
- 主講人:高長空(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李雨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後研究員)
- 時間:2021年9月24日(五)15:00-17:00
- 第二場:「跨文化與台灣哲學的對話」
- 主持人:高長空(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李雨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後研究員)
- 與談人:洪子偉(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副研究員)、劉滄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 時間:2021年10月1日(五)15:00-17:00
- 第三場:「跨文化哲學的先驗條件」
- 主持人:高長空(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李雨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後研究員)
- 與談人:何重誼(輔仁大學法文系副教授)
- 時間:2021年11月13日(六)15:00-17:00
- 第四場:「朝向世界哲學的跨文化潛力與條件:以台灣為起點的探討」
- 主講人:高長空(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李雨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後研究員)
- 時間:2021年11月26日(五)15:00-17:00
表達現象學與漢字 專題公開課 Séminaire : Phénoménologie de L’expression et Écriture Chinoise
緣起與簡介
本專題公開試圖從書寫(尤其是漢字)現象的角度,重新思考「表達」(expression)概念。
在歐洲哲學對表達的理解中,漢字的發現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萊布尼茲、洪堡特、德希達等思想家,都用漢字思考與表達相關的問題。在華語哲學的脈絡下,關於書寫的表達獨立性及其認知、社會與美學價值的研究,也引發我們 #反思書寫痕跡及表達經驗的關係。相對於認為漢字僅是一種未成熟、不精確的語音表示方式的學者,本專題公開課試圖 #使受到現象學影響的不同哲學脈絡與近年來的漢字哲學研究進行對話。無論是思考漢字之物質存在、造字過程中身體性與生活世界的角色、漢字與口語的關係,還是漢字在書法藝術的地位,#這些與漢字相關的現象 都能夠引發對於當代哲學概念與基本問題的 #新的跨文化式理解。
地點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文2009教室 (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場次
- ▍11/20 (五) 13:30-15:30
- 反思表達概念
- 高長空(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 ▍11/27 (五) 14:30-16:30
- 德希達哲學中表達與書寫問題
- 高長空(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 ▍12/04 (五) 14:30-16:30
- 梅洛龐帝哲學中表達與書寫問題
- 高長空(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博士後)
- ▍12/07 (一) 14:30-16:30
- 從馮特的語言身體姿態起源論論漢字思維的可表達性問題
- 林遠澤(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主任/哲學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
- ▍12/14 (一) 14:30-16:30
- 視像文字與書法
- 宋灝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 ▍12/18 (五) 14:30-16:30
- 六書與漢字的孳乳寖多
- 關子尹(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榮休教授)
主辦單位
- Collège International de Philosophie
- Université Paris Lumières (UPL)
- 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
-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2020照顧哲學系列──「跨領域視域下的心理、療癒與照護」
場次
- ▍10/23 (五)10:10-12:00 政治大學.學思樓040101室
- 講者:林郁嫺 (淡江大學德文系助理教授)
- 講題:德國現代驚悚小說中的「心理治療」
- ▍10/30(五)09:10-12:00 政治大學.學思樓040101室
- 講者:李宛霖(台灣大學心理系博士後研究員/臨床心理師)
- 講題:行到路斷之處:末期疾病的心理陪伴
- ▍11/6(五)09:10-12:00 政治大樓.學思樓040101室
- 講者: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 講題:了解自己的不可能任務?——淺談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 ▍11/13(五)09:10-12:00 政治大學.學思樓040101室
- 講者: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 講題:有一種傷想要拯救全世界——人際[政治]暴力創傷療癒
- ▍11/19 (四)16:10-18:00 政治大學.研究大樓250103室
- 講者:楊士奇(中山大學服務學習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 講題:漫談數位時代的醫療與照護
2020照顧哲學—「人文‧家園‧照護」 系列
簡介
我們需要甚麼樣的家園—安居之所?這樣的安居之所具有甚麼樣的內涵和哲學基礎?「人文‧家園‧照護」系列活動嘗試由現象入手,逐步建構家園學的輪廓,讓此有在各層面展開復和與創傷療癒的網絡。
地點
政治大學學思樓040303教室
工作坊
- 10/14(三)14:00
- 主題:生態照顧:以傳統泰雅農耕文化為例
- 主講人:林益仁(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 12/23(三)14:00
- 主題:技術還是技藝?治療還是照護?—人文學與醫學的對話
- 主講人:蔡尚穎(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
演講
- 10/28(三)14:00 課堂演講
- 主題:《從德國創新看台灣的地方創生》—以暖暖老屋的故事為例
- 主講人:王瑜君(《歐洲創新共學計畫》和《暖暖客廳/NN15》創辦人)
- 11/04(三)14:00 課堂演講
- 演講:成全或成己:電影裡的世代關係
- 主講人:黃柏威(國立陽明大學、台北醫學大學諮商心理師)
- 12/09(三)14:00課堂演講
- 主題:未知死,焉知生?—從《死亡的臉》說起
- 主講人:郭慧娟(臺灣死亡咖啡館主持人,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