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主持人

張廣達

研究專長

中亞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隨唐五代與唐宋變革

中心主任

陳志銘

研究專長

數位學習、數位人文、數位圖書館、數位閱讀、資料探勘、智慧型網際網路系統

A2 馬愷之1

馬愷之

中心副主任

研究專長

中國哲學史、宋明理學、比較政治理論、倫理學

B2 蔡源林

蔡源林

中心副主任

研究專長

宗教對話、宗教與國際政治、伊斯蘭通論

C2 李維倫

李維倫

中心副主任

研究專長

臨床心理學、現象學心理學、質性研究方法論

D3 鄭文惠

鄭文惠

中心副主任

研究專長

古典詩歌、題畫詩、書法、文化美學

執行委員

A1林遠澤

林遠澤

A1 執行委員

A2 馬愷之2

馬愷之

A2 執行委員

A4 藍適齊

藍適齊

A4 執行委員

B1 邱炫元

邱炫元

B1 執行委員

B2 蔡源林

蔡源林

B2 執行委員

B3 謝世維

謝世維

B3 執行委員

C1 李玉珍

李玉珍

C1 執行委員

C2 李維倫

李維倫

C2 執行委員

D1 陳志銘 1

陳志銘

D1 執行委員

D2 詹進發

詹進發

D2 執行委員

04-鄭文惠-scaled.jpg

鄭文惠

D3 執行委員

華人思維模式研究群

本群經過前三年的研究,已經有充分準備,針對「華人文化主體性」這個議題也已有豐富的研究成果。109 年,本研究群從「漢字/手語」、「跨文化思維」以及「歷史記憶」三個面向切入「類思維」這個新的研究議題,已經舉辦了許多學術活動,也已經獲得許多研究成果,而110-111 年我們計畫延續這些成果繼續推動「類思維」之研究議題。

A1漢語語言類型學研究小組前三年研究主要是漢語語言類型學之比較,探討華人的語言思維模式及語言文化的主體性,包括語言手勢的心腦研究建構華人多模組的思維模式及其認知與神經基礎,及跨語言的類型學研究探討語言手勢的普遍性與獨特性,瞭解中文的語言文化內涵。在此基礎上,未來兩年的研究議題,將聚焦於「漢字、手勢與思維」,因為漢字是中文獨有的人類溝通系統,從古漢字探索概念化的本質和當代的文化思維是創新又具挑戰的研究,可建立漢語研究的跨學科發展。

A2跨文化哲學比較研究小組前兩年研究重點主要是回顧既有的研究成果,建立學術網絡,並且釐清華人文化主體性的基本內涵。以諸多個案研究(如漢字、文學感受性、自我問題、山水畫等)展開一系列的研究活動,並且出版了數多學術論文、專書等,並且成功地提高本研究群的國內外能見度。109 年後半以降,本研究群舉辦一系列的演講與研討會,邀請哲學、人類學、歷史學、社會學等領域學者,聚焦探討華人類思維的特色與相關問題。110 年的重點將放在從兩方向進一步發展對華人傳統類思維特色與重要性的探討。一個方向是具體找到華人傳統倫理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類比性思考。這些根深蒂固的類思考,會作為思想根源發揮作用。另一個方向則是探討類比性思考方式在傳統思想(尤其是倫理面向)中扮演的角色,這裡的討論將著重系統性思考方法的探索。這方面研究工作將透過讀書會、工作坊、系列演講以及國際與國內研討會方式進行,並有論文出版計劃。111 年的重點將以前幾年研究為基礎,一方面探討華人傳統倫理思想中具代表性的類比性思考與西方的根本性形象譬喻來源兩者間的差異,思考這些譬喻性思想根源在不同文化會造成不同影響。另一方面對東西類思維作為思想方法進行探究與反思。此部分發展是從跨文化比較性研究著手探究華人類思維特色,一方面建立文化主體性,一方面也希冀提供跨文化思想思源,發揮國際影響力。

A4華人歷史時空觀研究小組自108 年開始,以「華人社會」的「歷史記憶」和「身份認同」為研究主題;108 年的重點為,廣泛蒐集相關的研究成果、建立國內外的學術研究網絡。109 年的重點為,透過舉辦「研討會」和「系列演講」、引介相關的研究議題和成果,同時進一步的聚焦研究與台灣本地相關的議題。110 年的重點為,擴大研究的「時間」和「空間」向度,進行跨學科的對話,同時在研究對象上擴大階級和族群的涵蓋範圍。111年的重點為,進行「跨國性」的比較研究和「理論性」的探討。

華人宗教性研究群

本研究群未來兩年將以物質文化與社群認同為研究切入的兩大面向,以體現華人宗教聖俗交融之「現世神聖化」的特性,並落實教學、研究結合大學社會責任之履行,關注東南亞新住民與台灣在地社會的跨文化遭遇所衍生的各項議題,將本中心的研究成果融入研究所和大學部通識與專業課程,持續以更多元化的課堂與課外學習模式,如工作坊、田野調查、論壇與研討會等交互運作,使得教學與研究相輔相成,以培養跨領域、創新思維、體察現實處境並做深度批判反思的新一代人文學術人才。

本群以「華人宗教與地方社會」為研究主軸規劃,未來將更著重於「物質文化」的面向,以積極回應國際學界近年來的研究典範轉移。晚近的批判思潮認為傳統漢學以文本研究為主的進路偏向於再現知識菁英階層的觀點;同時,國際人文學界則越來越重視文本之外的圖像、實物、考古遺物,乃至文化展演的空間場域之研究,企圖挖掘被歷史文本書寫所消音的庶民大眾之觀點與其生活世界,乃至賤民階級、邊緣族群、婦女、流民、奴隸等等,皆成為批判性人文

學術的探索對象,而宗教信仰經常是這些底層大眾獲得身心安頓與尋求救度的泉源,因而宗教研究也得積極參與此一典範轉移,才能開創全新的研究視域,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本群遂將探討重點轉向華人宗教的「物質文化」,並聯結於宗教做為「文化資產」的應用層面,而此一研究重點的轉移並不表示經典文本詮釋將被忽略,而是通過經典文獻、田野調查、圖像與實物考察研究的深度結合,進行歷史與當代華人宗教的綜合性對比研究,期望能夠彌補傳統文獻研究的不足,重新定義「華人宗教性」並改寫華人宗教史。

本群未來將採用全球/在地、傳統/現代、神聖/世俗三重辯證的研究架構,以及主客異位的研究視角,對照華人為主體(中國、台灣)或華人為少數族群(馬來西亞、印尼)兩種社會的在地華人宗教之不同發展模式。

B1、B2 組分別以伊斯蘭、印度宗教、基督教為主要研究領域,換言之,這兩組的學術範圍以世界宗教與現代華人社會與文化的關係為探討焦點,關注神聖與世俗、傳統與現代性、全球與在地之間的辯證關係,即探討宗教信仰在「後世俗」、「後現代」、「後全球化」時代的處境,對個體與群體生活所扮演的角色與所發揮的功能,是否產生根本性的變化?現代文明所伴隨而生的世俗化、理性化、全球化、個體化等現象,是否已走到盡頭而產生翻轉的現象?當代宗教復振與靈性回歸並對現代文明進行反擊,被認為是「後」時代的重要徵兆,因此,此類國際宗教學界的問題意識也應引入當代華人宗教的研究。B3 組則以道教與華人民間宗教為主要研究方向。道教是最具華人原生文化特性的宗教傳統,具有豐富的身心修練與儀式系統,但其經典文獻比起制度性的世界宗教更為零散龐雜,為能更深度回應上述三重辯證架構涉及的理論性課題,本組特別強調口述歷史、訪談與田野調查等實證研究方法,以補其文獻不足徵之處。

華人倫理實踐研究群

本研究群認為,在台灣社會,對華人文化主體性的探問,本身即是一項主體行動。如此反身地朝向自己的探問,標示著探問者己身文化處境已成疑問,不再理所當然。而此反身探問之出路不在於固守舊有的認同而是獲得新的存在道路。而以「台灣」為行動脈絡,以「華人文化」為探究目標,以未來的存在道路為指向,本研究群認為當前的世界秩序巨變,台灣面臨定位轉型的時刻,華人文化主體性的探究正可以為台灣華人文化自身之認識並成為世界華人文化之新參照做出貢獻。

此一反思行動與思想論述工作將具有提醒社會諸方重視己身文化資源與重新認識世界脈絡的功能,避免因循舊行、盲目作為的陷阱,正可構成本中心與本研究群之「大學社會責任」之內涵,並以此貢獻社會之發展與人才之培育。

綜合107-109 的研究方向與累積,本群在110 至111 年規畫了「民主社群性下的照顧倫理與實踐」(the ethicality and praxis of caring with democratic communality)的主題方向。

在此主題方向之下,第一個研究子題為:「意像的照顧,照顧的意像:成像於台灣後疫情時代身、心、靈照顧倫理的華人文化主體性」(The imagery for Care, the imagery of care: the Chinese cultural subjectivity manifesting through the caring ethicality in physicalpsycho-spiritual realms in the post-pandemic Taiwan)。此一主題具體當前的時代性與台灣的主體性地位,其意涵為:在突發的2020 新冠疫情仍然肆虐而後疫情時代已成全球思想界的重要議題時,台灣以其獨特與成功的防疫成果成為世界焦點。要理解台灣在疫情下的獨特狀態,台灣的華人文化顯然是不可或缺的討論主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本群一直以來以台灣社會生活世界中的照顧與療癒倫理實踐為主題,就顯出關鍵地位。在全球疫情肆虐下,群體與個人的創傷不只限於生理健康層面,而是在身、心、靈各方面都將需要照顧與療癒重整,其中伴隨醫護照顧技術施為而牽動全局的核心即在於倫理性的重新定位。

「身」面向的照顧倫理指的是生物醫學的健康與醫護照顧的倫理性與倫理行動,其具體內容為從醫病關係的哲學思考出發,深入「健康」的意象及其意涵,再回到醫護現場的倫理行動解析。因應此一主題,本研究群邀請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王心運教授加入為研究員。

其次,「心」面向的照顧倫理指的是心理治療層面的照顧與療癒的倫理性與倫理行動,其具體內容為面對當代諸多精神疾病與心理創傷,心理治療在台灣社會浮現為一項解方。然而在變化生成過程中的台灣華人社會,心理治療作為一照顧療癒專業的倫理性與倫理行動,需要透過心理學與精神醫學以外的視角來加以省視與省思,顯化其行動與思考的核心意象,並且找出其可能的限制、衝突與開展可能性。

第三,「靈」面向的照顧倫理指的是作為超越經驗的自然與靈性的倫理性與倫理行動。台灣社會的宗教活動與現象多元豐富,宗教也是個人與群體受苦解厄的尋求對象,而宗教的超越性與華人文化的俗世價值間的衝突磨合,一直是歷史議題,但也是華人文化的核心現象之一。在當前的新冠疫情下,從宗教性的角度來看,涉及自然與靈性經驗的倫理性與倫理行動。在疫情與後疫情時代的超越經驗與倫理性中,是觀察華人文化宗教活動中意象的意涵與作用的機會窗口。因應此一主題,本研究群邀請輔仁大學宗教學系蔡怡佳教授加入為研究員

第二個研究子題則為:「華人家庭主義文化脈絡裡的照顧:當代台灣社會中之照顧互為主體性的探求」,從109 學年起,由本群主持人李維倫在學界另外召集了一項整合計畫來加以反思。

 

華人數位人文學研究群

本研究群目標透過數位人文學研究方法,運用數位技術與人文學科研究進行對話,發展跨學科、跨領域的研究與應用。本研究群將透過文本分析方法,分析文本中的詞彙變遷,並從中探索人文化主體性觀念的形成與演變,及國族建構與文化認同等重要議題;或藉由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輔助,進行視覺化(visualization)呈現與時空分析,為人文學研究開拓新的研究視野;以及建構一個以華文為主的數位平台,提供多元的分析工具,亦能將本中心的相關研究成果與研究資料數位化,不僅有利於人文社會學者的研究,更能為人文學研究本身,提供新的方法論與研究進路。

本研究群奠基於本校領先全國的數位人文研究,以及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的專業研究上。本校文學院過去原即成立「歷史與思想數位人文實驗室」(Digital Lab for History and Thoughts),此係由歷史學門、文學學門、國際關係學門、資科學門、統計學門研究者組成;意在建構華文為主的數位平臺,借助數位工具探勘華人概念傳播過程,描繪華人社會網絡與文化地圖,發展新世紀人文學研究的新方法。

「華人數位人文學研究群」發揮本中心在華文數位技術方面的研究優勢,協助東南亞學術機構進行華人研究數位人文化, 並透過設置《點石齋畫報數位平台》,發展與培植圖像標引人才,以透過聚焦於「空間、觀念與圖像」關係的研究,建構「數位漢學」的新研究典範。